用护肤品起小米粒疙瘩,角质层薄会出现什么症状,你是否属于高度敏感?一同跟着心理治疗师看看敏感人群的典型表现

来源:激素脸修复咨询网 时间:2023-10-16 03:23:07 责编:护肤顾问 人气:

1 我高度敏感吗?

1 我高度敏感吗?

高度敏感,到底是什么呢?我高度敏感吗?高度敏感意味着什么?我要如何处理?有针对高度敏感的“诊断”吗?高度敏感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的?我身边有比别人更敏感的人吗?这一连串的问题都非常重要。因为,首先你必须知道高度敏感这一现象,才能弄清楚自己以及身边的人处于哪一个敏感等级。这是进入高度敏感且强韧生活的第一步,不论是与自己还是与伴侣、家人抑或是职场和社会上的人相处。

尽管针对高度敏感这个话题的研究开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有一点可以确定:一些人拥有更敏锐的感知力,这对每个人都有影响。因为不管我们柔弱还是强韧,如果我们想在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相处,就需要了解高度敏感性。

所有人不都在一定程度上敏感吗?

我们查一下《杜登德语大词典》(Duden)就会发现,“敏感”这个词指的是一个人的敏感性。那么问题就来了:我们可以“敏感地”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生活下去吗?在我们的社会中,无法在普遍意义上的规则和成就中生存下来,似乎与能力不足和失败招致的社会地位下降是一回事?答案好像是唯一的:敏感的人根本不适合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但其实也有适合的可能?请你允许我们赋予这个话题一些轻松和信任,从另外一方面来看待它:医学家使用“敏感”这词的时候指的是机体和神经系统的某一部分对刺激和疼痛的敏感性。维基百科指出,在生理学和感知心理学中,“敏感”这个词的意思是指所谓的第五感觉,也就是皮肤的触感。因此,敏感指的是让我们历经上万年生存下来的一种能力。如果没有它,人类这个物种早就灭绝了。

因此拥有敏感这种能力是完全有意义的,而且我们应该花时间去感知自己的内心。

是什么伤害了我?我哪里受伤了?我为什么受到了刺激?当我们对自己诚实的时候,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敏感,而且我们之中的一些人还是高度敏感的。

你如果和我一样属于高度敏感人士,或身边有感情细腻的人,那么就没有别的选择了。我们只能正视问题,处理已经存在的感觉。因为我们的敏感面越少地得到倾听,就会在内心深处呐喊得越狂野。众所周知的典型表现有:持续的压力、疲惫、精疲力竭、失眠、心理疾病以及职业倦怠。近几年来,这些关键词充斥着各种媒体,也出现在我们认识的人之间。或许你甚至亲身体验过这种身体和灵魂都不工作了的感觉。根据医疗保险机构每年的研究结果,原本于职场和社会中无处不在的那些针对高度敏感人群的敌对声音已经逐渐停下了不断增长的脚步。是时候关注我们柔弱的一面,给我们的健康更多空间了(这不仅针对高度敏感者,还针对那些一般敏感的人)。

高度敏感的现象

目前我们采用的定义来自心理治疗师、大学教授伊莱恩·N.阿伦博士,她是高度敏感研究领域的先驱。她发现,高度敏感者一出生就拥有一种特殊的神经系统,它使他们拥有比其他人更深入地感知并且处理内部以及外部刺激的能力。这里说的是一种具有遗传性和变异性的特性,约占全部人口的15%~20%。在性别的分布上没有什么区别,男性和女性中高度敏感者所占比例是一样的。

目前神经科学家们还未对此进行明确定义。因为高度敏感不是一种病,而是一种特质,你不会得到医生或心理学家的“诊断”。除此之外,阿伦并不是第一个遇到高度敏感这种现象的人。俄罗斯的科学家伊万·巴甫洛夫(Ivan Pavlov)在阿伦之前就做过听力刺激的测试。他想要测试出人类能忍受的疼痛极限值。他得出结论,参与测试的人中15%~20%的人比其他人更早达到疼痛极限。

高度敏感:概念及定义

研究者们和作家们至今都没能在选定概念方面达成一致意见:是使用高度敏感(Hochsensibilität)、超敏感(Hypersensibilität)、高度感性(Hochsensitivität)还是过度感性(Überempfindlichkeit)?这些概念相互交织,在某些情况下可以通用,在另一些情况下又有区别。“高度敏感”这个概念是应用得最广泛的,维基百科也选用了这个概念。在各种媒体中更常出现的是“超敏感”这个概念,它含有一点引起注意力的意味。“高度感性”这个概念源于美国心理学家,高度敏感研究之母伊莱恩·阿伦。与它对应的英语概念是“感官处理的敏感性”以及“高度敏感的人”。英语的“Sensitivity”一词在德语中既可以翻译成“Sensibilität”(敏感),也可以翻译成“Sensitivität”(感性)。也有一些作家和导师在使用“高度敏感”这个词,而他们指的是“高天赋”,他们在描述所有外在感官的感觉时,会使用“高度感性”,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心灵手巧,耳聪目明。

尽管“高度敏感”这个词会让有些人反感(比如男性普遍更接受“高度感性”这个词),我还是决定在这本书中使用高度敏感这个概念。理由很简单:第一,这个概念被使用的范围最广,维基百科以及高度敏感协会都使用了这个概念;第二,我习惯了使用它。对我来说,比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更重要的是,专注而实际地向读者展现高度感性这种现象的概况。除此之外,我还会使用两个概念的缩写“HSP”和“HS”。它们分别代表“高度敏感的人”以及“高度敏感”。

我有多敏感?

自从2008年第一次关注高度敏感这个现象开始,我经历了很多事。高度敏感这个现象变得广为人知。这很好。当我说“我是高度敏感的大使”时,很多人会充满好奇地看着我。大部分时候我马上就会听到人问:“高度敏感?那是什么?”提问的通常是那些比较温和的人,因为他们觉得这个词对他们有一种神奇的吸引力,并且这个答案他们已经寻找很久了。渐渐地,那些非高度敏感人士也开始关注这个话题。这是一个好现象,因为仅仅有高度敏感人士的关注是不够的。对于人力资源师、企业家、领导、心理学家、医生、未经国家考核但具有行医资格的治疗师、教育工作者、导师、教练等群体来说,这个现象也是有重要意义的。这与价值衡量、强韧性导向、资源、招聘和健康有关。这些主题的重要性在当今社会和经济领域中与日俱增。

我是如何知道高度敏感这个话题的呢?是因为看到了前文提到过的格奥尔格·帕洛的一本书:《温柔地上弦》。当我开始读它时,我震惊了。因为这本书明显是在讲我的事,也为我认识自己开启了视角。这本书解答了我长久以来的疑问,它成了我生命的转折点。我的“另类”终于有了合理的解释。更重要的是我产生了这样的认知:“我不是孤独的一个人!还有很多和我一样的人。”这个想法让我很开心,尤其15%~20%的高度敏感人士其实是很大一个群体。属于这个群体的人的状况可能瞬息万变,特别是当高度敏感这个话题提上议事日程时。相反,“一般”敏感的人可能会感到自己根本没有被顾及。

高度敏感信息研究联合会(IFHS)主席迈克尔·杰克(Michael Jack)把产生这一认识的时刻称为“山脉效应”。此时不仅仅是自己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整个山脉也都活动起来——烟雾散去,以往的荒草丛中突然出现了道路。附近的山头也显现出来,它身后的群山也以新的姿态出现在世人眼前。突然某处山崩地裂,整个地貌都发生了变化。人生仿佛发生了新的变化,这一切都让人感到好奇……

发现自己是高度敏感人士后,人们纷纷上网寻找适合自己的测试。他们非常希望可以更好地定义自己。那些从小就感觉自己和别人不太一样的人,心中总是会产生一种向往,即自己能与这个世界和谐相处。在这个问题上,一些方法很有用,比如分类和抽屉理论就能为我们在信息大爆炸的乱象中指明道路,帮助我们清楚地认识自己。高度敏感就是其中之一。它可以解释很多东西,能让人产生归属感和非异类感。在高度敏感领域的测试至今还没有得到科学界的承认,但这一点几乎无关紧要。

自我测试

你想知道自己是否属于高度敏感人士?那么请你来做一个测试吧。“我有多敏感”这个测试的灵感来源于经验,以我所搜集的知识为基础。下面有30个表述,如果你认同某种表达,就在前面打钩。

请在你认同的说法前面打钩。

  1. 我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非常敏感,我的感官印象经常使我感到不适。

  2. 我最喜欢安静自主地工作。

  3. 对我来说,找到自己的使命很重要。

  4. 我思考问题的时候会考虑各方面的联系,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全面地思考问题。

  5. 即使我有兴趣去参加一个聚会或一个大型活动,活动中的人和事也会很快让我感到疲惫。

  6. 当我还是孩子的时候,我的思绪经常天马行空。时至今日,我仍然拥有别人无法理解的想象力。

  7. 一方面我可以享受生活中美好、精致、温柔的事物,可另一方面噪音、明亮的灯光、强烈的气味、瘦小的衣服以及人群则让我感到无法忍受。

  8. 当我感受到过度的刺激时,我会躲到一个安静的地方独处。

  9. 能得到赏识以及在与我价值观相符的地方工作对于我来说非常重要。

  10. 我的朋友不多,但是关系相当亲密,我们会进行深入的对话。

  11. 当其他人刚刚达到最佳竞技状态时,我通常已经精疲力竭了。

  12. 我对药物、咖啡、茶、尼古丁、酒精非常敏感。

  13. 我比较容易出现过敏反应。

  14. 我可以感受到别人的状态。而且我自己的感觉和别人的感觉之间的界限经常会变得模糊。

  15. 我需要很长时间来处理自己经历过的事件。有时候我会突然想起以前的一件事,然后在脑海中“回顾”一遍。

  16. 我讨厌在一间很大的办公室里工作。

  17. 我会避免接触那些包含暴力、死亡和攻击性因素的消息和电影。

  18. 只有当我感到我的工作有意义,并且可以发挥我的长处时,我才会在工作中感到舒心。

  19. 在我的生活中,公正、信仰、意义、价值、伦理以及灵性很重要。

  20. 据我观察,我的心灵和身体对压力、不良饮食、缺乏运动和高压环境的反应比其他人要快。

  21. 来自媒体、短信、邮件洪流中的刺激让我很不舒服。

  22. 其他人觉得我的观察细致入微,感觉灵敏。

  23. 对我个人而言,亲密感和距离感之间的平衡在亲密的关系中非常重要。

  24. 我的长处包括有移情能力、直觉和创造性。

  25. 我经常可以感受到某个人心口不一,并且大多数时候它们可以在接下来的接触中得到证实。

  26. 我可以很快地承担责任,但我只有在自身能力允许的情况下才会接受某一项任务或询问。

  27. 当人们和我的价值观、期待不合时,我必须注意,不对他们进行评价。

  28. 从小我就觉得很多人不敏感或者不顾及别人的感受。

  29. 在突发事件中,我可以保持行动能力,并且能够快速掌控全局。

  30. 有时候我可以事先就知道将要发生什么,或者可以不受距离的限制感受到我身边的人遇到了让他不愉快的事。

分析评价

上述情况体现了高度敏感人士的各个方面。你画的钩越多,就越能说明你属于那15%~20%的高度敏感人群。和大多数其他人相比,这一人群可以在质量和数量上感受到更多刺激和信息,并且可以更深入地对它们进行加工。

上述每一种说法分别对应某一个对你生活有影响的敏感领域。即使只找到一条符合你情况的表述,那也表示,你在这一点上是高度敏感的,应该关注一下它。请思考,你的高度敏感性有哪些深刻的含义?为了正确认识自身的敏感之处,你可以做些什么?再请反思一下,在这一领域你敏感的感觉是如何给你带来挑战或让你有什么样的天赋的。

重要的是:对于诸如你有多敏感、在哪一方面比较敏感一类的问题加以否认,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这样做,其实是拒绝了自己的一部分,外界的刺激会增加,你遭受的压力水平也会上升。因此最好是正视这一切,这样才能保持健康和高效,自处时才会舒服。

高度敏感信息研究联合会认为,如果测试结果表明你是高度敏感人士,那么你最好这样想想:我意识到自己是高度敏感的,这种意识对我有什么影响?测试结果是否有一种“啊哈效应”①?我是否在高度敏感这个概念中找到了针对我的特殊之处的合理解释?我还想知道更多关于高度敏感的信息吗?这个测试以及对高度敏感的了解帮助我更好地理解自己接受自己了吗?我的生活充满了正能量吗?我是否更好地理解了我的挑战和长处在何处?当我遇到挑战需要休息的时候,我能否更快地意识到?

另外一种可以表明高度敏感性的情况与文学有关,比如一些描述性格特征的词语:感觉灵敏的、重感情的、善解人意的、高感知力的、感觉范围广的、感觉细致入微的、敏感的、热心的、温柔的、对刺激很敏感的、感官很灵敏的,现在还有“行为上很柔弱的”。如果你有上述性格特征,那么也能表明你属于高度敏感人士。

在线测试和信息门户一览表

www.zartbesaitet.net

该测试就在促进和保护高度敏感人群利益协会的网站上,它和格奥尔格·帕洛的书一起构成了我的入门教程。这些测试十分纷繁,需要精确回答。

www.hochsensibel.org

高度敏感信息研究联合会在迈克尔·杰克的带领下,细致全面地为大家提供了“高度敏感场景”在德国的信息。

www.hsperson.com

这是高度敏感研究者伊莱恩·阿伦创建的英语网页。这里也提供了很多不同的相关测试。

女性是敏感的——男性也是

前面提到,高度敏感不是一种和性别有关的现象。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多愁善感、感情冲动和善解人意这些性格特征更多地被用来形容女性。因此,对于女性来说,处理高度敏感这个话题,积极地看待自己的高度敏感性和多愁善感,可能更容易一些。

但是,高度敏感的男人是什么样的呢?尽管现在男性的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男性敢于尝试新角色,但是在我们的社会中位于重要岗位上的依然是男性,他们把努力工作、权力、执行能力、工作效率、财富、客观性甚至是自暴自弃与“男人味”联系起来。

什么?你说你做不到?懦夫!你还要养家糊口呢,你这样也太不负责任了!

我们不要再自欺欺人了。大多数高度敏感人士都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天做了什么。你既不是一个失败者,也不是一个不负责任的人。过去持续了数十年的“传统”男性形象和你本身,和你的感觉、感受没有任何关系。你具有其他的价值——这不也挺好吗!

我想对所有(高度敏感的)男性说:请你接受自己的感受、感觉以及敏感的、与别人不一样的男人味儿。我们的职场正在寻找新的出路,而且不仅体现在工作时间和考勤模式方面,其方案也越来越灵活了。当今社会面临的经济挑战需要靠思想灵活、感觉灵敏、做事认真、思维缜密的人来解决。现在正是时候让新的价值观进入社会,结束“更高、更快、更好、更便宜的方法”以及认为持续的经济增长是解决人类所有问题的方法的错误思想。这对所有人来说都是一个新的开始,对女性来说也一样。

女性也要消除对“勇敢”男性的期待。因为从根本上来说,(高度敏感的)女性不需要那种只知道用暴力解决问题的大男子主义者,这种男人自以为对所有事了如指掌,无法认真对待女性以及她们的计划、想法及感受。女性准备好了承担更多的责任,希望自己的事业有所成就。但是,等到我们有孩子时(甚至更早),我们就需要依靠人际网络了——无论是我们的伴侣还是我们的祖父母、朋友和邻居……如果没有任何人的支持,事情将会难以解决。那些拥有高度敏感的孩子的人,最清楚要找到合适的人来陪伴孩子有多困难了。大多数拥有高度敏感子女的父母都非常清楚,除了陪伴,一个亲密的家庭、安全感、平静和身体上的亲密有多么重要。如果有必要,孩子们一天需要10个小时的陪伴。是的,我们需要兼顾事业和孩子。然而,一个问题难以避免:这样做在多大程度上有好处?对很多女性来说,同时兼顾孩子和事业(或者简单地说“工作”)比她们预想的要困难。对于高度敏感的女性来说更是如此——在结束了几个月产假之后,突然结束母乳喂养,重新回到办公室开始全职工作,她们可以放心地把自己很有可能也高度敏感的孩子交给托儿所吗?能带着高度敏感的孩子按照这样的模式成功地生活,并且保持身体和心理上健康的高度敏感女性恐怕非常少吧?无论我们是不是高度敏感人士,都需要设定属于自己的方案。每一个家庭都不一样,每一个生活阶段也不一样。让我们踏上寻找灵活的解决方案的道路,让我们拥有切实灵活地考虑和调整我们的决定和道路的自由——无论我们是否能被邻居和亲戚理解和认可。

男性和女性都面临着重新定义自己角色的任务,而这对于高度敏感的男性来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我采访过的所有人都是自幼生活在矛盾(家庭和社会对他们提出的期待与自己敏感的个性之间的矛盾)中的。每个人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来面对男性世界的权力争夺,并或多或少地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空间。每天都是一场斗争,这场斗争也恰恰给了这些“温柔的”小伙子们一种强韧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不断发展,使他们在职场、家庭以及各种关系中毫无压力地做自己。

高度敏感人士的特征

高度敏感究竟意味着什么呢?高度敏感的特征又是什么?由于高度敏感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为止,还少有明确的心理学定义;而且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哪些特征和行为模式属于高度敏感,哪些和它无关,还不明了。移情能力当然不仅仅是高度敏感人士特有的,但是通过观察我们得知,移情能力是很多高度敏感的人所共有的显著特征。

瑞士高度敏感研究所所长、作家布里吉特·屈斯特(Brigitte Küster)指出,所有高度敏感者都共有三个明显的标志:

  • 狭小的舒适区域

  • 受到刺激后易产生过度反应

  • 在接收刺激和信息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平复

一个让高度敏感的人感到舒适的环境,必须满足更多的条件。如果周围没有任何刺激,那么我们很容易感到无聊,而当我们进入正常的生活环境时,就又会面临过度刺激的危险。

尽管自身很敏感,但还是想在生活中变得强韧——这是很多高度敏感者的愿望,但是他们灵敏的感觉却总会成为他们的负担。高度敏感者越是对自身情况知道得一清二楚,就越能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对自身灵敏感觉的困惑也可以渐渐转化为让生活变得有趣的因素。

与高度敏感有关的特征一方面是有好处的,另一方面也给人们带来了压力。

如果我们完全无法回味过去的美好经历,那么大多数时候就只剩下消极的绝望。想象一下,你刚听完一场古典音乐会,散场后搭乘地铁或公交车回家。一群喝醉了的年轻人大声骂着人从你身边经过,整个车厢都充满了酒味儿。坐你旁边的那个男人的耳机里传出低沉的声音。一个女人穿着一件颜色诡异的裙子,正在跟她男朋友打电话,聊天内容涉及他们之间的种种细节,你宁愿没有听到。最多5分钟之后,你刚从音乐会那里得到的感官的满足感就会消失殆尽,压力即刻蔓延开来。如果我们事先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挑战,那么我们就知道在这种情况下,还不如选择自己开车呢,虽然这样做不环保——敏感人士的环保意识总是很强的。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关注自身愉悦感受的持久度,做一些对自己好的事,是完全有意义的。

感官灵敏的人

我们通过感官来感知周围的世界: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我们的第六感觉。它们把我们的生活变成了一场感官的盛宴,深深地打动我们,让一种微妙的幸福感充满我们的细胞。

我们如何看

:我们对色彩、形状、协调性有很好的理解,对美丽的事物和审美有突出的感受,对细节很挑剔。

☹:混乱、肮脏、“错误”的颜色及形状,刺眼的灯光很容易对我们造成过度刺激,分散我们的注意力。

我们如何听

:动听的音乐、美妙的音色是一种让人产生满足感的体验。

:高度敏感者通常都有很好的听力,有些人甚至有超常的听力、良好的节奏感、高度的音乐感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周围的噪音会分散我们的注意力,哪怕只是很小的声音。吵闹的音乐和重复性的声音很容易对我们造成过度刺激。

我们如何闻和尝

:好闻的气味能带来一段让人沉醉的经历。

:美食是一种享受,是味觉的烟花表演。

☹:气味、口感或某种黏稠感很容易让我们觉得不舒服,甚至恶心。

我们如何感觉、触摸我们的身体

:温柔的触摸让我们灵敏的触觉非常满足,身体的感知是有意识且多样的。

:熟练性、协调性、空间感、灵活性、运动机能以及运动能力都非常突出。

☹:对疼痛、炎热和寒冷的感觉更敏感。饥饿、渴和疲惫的感觉会更快地影响身心的舒适感。

☹:粗糙、紧绷的衣服让我们很有压力。

我们如何感受“更多”

:我们可以做很好的倾听者,拥有准确的直觉,并且凭直觉判断对错。也可以毫不费力地理解逻辑上的联系。

:准确的直觉或第六感让我们可以感受到那些别人感觉不到的东西。我们可以本能地理解非动词性的信号。

☹:相信自己的直觉并且“敏感地”与他人相处是一个学习过程。

上述一览表表明,高度敏感的感官也有一种唤起“要睡觉就必须关灯”的条件反射或者让我们面临另一些挑战的能力。因此,我们身边经常出现让我们感到幸福,但同时对我们有很高要求的人,因为他们的某些习惯或性格很容易令我们敏感的感官不适。工作中的新机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丰富,但也使我们不得不在晚上9点之前上床睡觉,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在第二天精力充沛,继续为我们的目标而努力奋斗。或者我们终于来到梦想中的地方度假,但是在假期中我们明白了,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有很多吸引人的新体验,但我们却很少能经历真正的放松时刻。在假期结束时,我们拥有了很多印象深刻的、没有体验过的经历,但是却谈不上休息放松。感官带来的灵敏感受既可以是纯粹的深刻的享受,又可能引发强烈的反感、过度刺激或注意力分散。你如果拥有细腻的感觉,就能明白我的意思。也有一些发自内心的幸福时刻,比如在城市的喧嚣中我们意外地听到一只鸟儿在歌唱。但是灵敏的感官也会让我们有这种体验:当我们踏上公交车时,扑面而来一股令人反感甚至是恶心的气味——里面有一个流浪汉,他把公交车当成了他躲避饥饿与寒冷的避难所,而且完全不注意个人卫生。我们尽力尝试控制自己的感官,然而不幸的是,对于大多数嗅觉灵敏的人来说,让人不舒服的刺鼻的气味在几秒钟之内就会成为过度刺激。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高度敏感者在日常生活中有多容易让自己感到压力满满。

你如果经常处在一种容易产生压力的环境中,久而久之就会生病。请你找出容易使你产生压力感的因素,并且尽量避免接触它们。请你思考一下,你的哪种感官尤其敏感?哪些情况是你已经有所察觉的?在哪种条件下你更倾向于调整自己以适应周围的环境?哪种感觉会让你感到舒服?哪些经历会让你感到有压力?有没有一些日子你感到比平时更加疲惫?如果有,那么在这些日子里你都经历了些什么?如果你很了解自己,而且也清楚什么对你有好处,什么没有,那么你就有机会改变日常生活,让自己活得更轻松一些。

对信息的感觉和加工

拥有敏锐的感官并不仅意味着让高度敏感者体会到更深刻的感受。总体来说他们也不得不加工、处理更多的刺激。这些刺激包括声音、视觉印象、气味、味觉感受以及所有作用在皮肤和身体上的外部刺激:热、冷、震动、压力、触摸以及气流等。除此之外,还有所有由于和其他人接触产生的或由媒体产生的刺激。在这个数字化沟通和社交媒体泛滥的时代,这些因素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可以不受视觉、媒体或交流带来的刺激的影响而得以放松的时刻已经变得很少了。除此之外,对于很多高度敏感人士来说,他人的心情也十分重要。这是由于我们拥有移情能力和细腻的心思。它们经常让我们面临这样的任务:我们必须弄清楚我们体会到的究竟是自己的感觉和心情,还是别人的。

DOES公式

伊莱恩·阿伦用一个公式概括了高度敏感人士的主要特征。

D代表“Depth of Processing”,即信息处理的深度。

O代表“Easily Overstimulated”,即在受到过度刺激方面,高度敏感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也更迅速。

E代表“Emotionally Reactivity and High Empathy”,即在感情方面易受触动。高度敏感的人对积极的刺激反应更强烈,对消极的刺激反应更加深刻。

S代表“Sensitivity to Subtile Stimuli”,即高度敏感的人也可以感受到非常细微的刺激,而这些刺激是一般人感受不到的。

高度敏感这种现象不仅意味着我们需要加工处理大量的刺激,也意味着我们会深入地进行加工处理。有时候我们会在事件过去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之后又突然对其进行回顾。可能它原本是个无关紧要的信息,但对当下某些事项有意义。高度敏感者往往很擅长在事物间建立联系。有时候经历或感觉会在不经意间微妙地影响我们。例如,一对吵架的情侣、夫妻或一个伤心的人会在我们的脑海里留下一个持久的印象,仅仅因为我们从他们身边经过时体会到了他们的感受,便无意识地留下了印象。对我们来说,这两种情况中的信息本来是没有什么特殊含义的,但是我们却对这样的信息进行了加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