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皮肤干燥用什么润肤好,浅议敏感词

来源:激素脸修复咨询网 时间:2023-10-16 11:00:12 责编:护肤顾问 人气:

自古以来,诗词文赋无不都是以字、词、句组成。一篇文章是否真实、客观,它的观点是否正确?字、词、句的运用极为关键。因而,遣词、造句就成为一种基本功,而这种基本功不仅涉及到作者的文化素养、知识积累,同时也关系到作者的“三观”和政治倾向。

窃以为,在网络普及之前,基本上所有的文章的发表,都需经过发表平台的编辑审核与修改,然后才以书籍、报刊的形式予以面世,“敏感词”几乎很少听到。

自网络普及之来,论坛、网站等文字平台成倍增加,这就给网络时代的文字审核带来了新的挑战,网络平台上也出现过某些乱象。于是乎网络上的论坛、网站等,为了方便管理,就进行了关于“敏感词”的设定,“敏感词”一词便成了众人熟知的新鲜词。

所谓“敏感词”,一般是指带有敏感政治倾向(或反执政党倾向)、暴力倾向、不健康色彩的词或不文明语。当发贴时,一但出现“敏感词”,这个贴就不能发出,或者被自动替换为星号(*)或叉号(X)等,或者说是被和谐掉了。

“敏感词”是网络论坛、网站等事先就设定好的,一触红线,整篇文章就此而搁浅。然有的文章因表述的需要,非用“敏感词”无法说清时,麻烦就来了。为了规避事先设定的“敏感词”,不少人用拼音、别字、生僻字替代,这样既方便又省力。

然而,此种做法的后果接踵而至,如今网络上许多文章生僻的字、词大量涌现,文章的原意大打折扣,有时令人不知所云。笔者认为,一篇文章的好坏与否、质量如何?关键在于它的观点、倾向、文采等整体内容,而不在于个别的“敏感词”。

反过来说,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生僻的字、词是无法制约人们的想象力的,反而会触动读者的神经,引发不必要的联想与反感。

如今网络上的这种现象的出现,几千年前的仓颉恐怕在地下也不得安宁了。当年仓颉以“六书”造字,而如今的华夏孙们是否想帮其加上“一书“,使之成为“七书“呢?

汉语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使其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其历史与现实意义不言而喻,如今人们如此对待它,试想,我们的后代将来又会如何看待这件事呢?

建议专业部门从尊重汉语、尊重客观、避免歧义、便于沟通等角度,对此进行深入的研究、探讨,提出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终止目前这种有损汉语形象的现象。